News information

了解较新的资讯与动态

新  闻  动  态

 NEWS

“双碳”目标: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来源:《商学院》 | 作者:张浩然 朱耘 | 发布时间: 2022-04-08 | 2297 次浏览 | 分享到: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由一个科学问题上升到政治共识,现在又转化为全球的共同行动

 
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的共识,碳达峰、碳中和早已成为了世界性的议题。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中国在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和挑战?中国不断取得的创新成果又为“双达峰”积累了哪些优势和条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种种疑问成为中国在开启百年新征程上,向前向上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双碳”目标是勇担责任的主动选择
 
 
 
2020年中国正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世界共识,现在科学界的主流共识认为:人类活动短时间内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这是极端天气事件的主要诱因。
 
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中国也是第一个宣布自己减碳计划的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已经由一个科学问题上升到政治共识,现在又转化为全球的共同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进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自己主动做的选择。从当前的发展形势看,是中国必须要走的路,也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收益的一条路。这个收益需要综合来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有更好的商品、赚更多的钱,同时还要有更好的环境,要体现中国的责任担当和引领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北大博雅特聘教授余淼杰指出,新能源的转型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已经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方向,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党章,把构建生态文明写进了宪法。余淼杰指出,中国做好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顶层设计方面是指“十三五”就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绿色是其中重要的发展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列出了许多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年度目标;“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允许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国鼓励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在水力发电、海上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方面构建新清洁能源基地,比如现在大力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松辽、冀北、黄河几字弯、河西走廊、黄河上游、新疆、金沙江上游、雅砻江流域、金沙江下游等。
 
 
 
用30年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体量大、人口密集,传统制造业规模庞大,要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国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在保持高质量增长的情况下进行碳中和,因为我们既要满足增量又要替代存量,二者都要保障,所以有困难;二是在安全稳定、保障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碳中和,这是稳定与不稳定的矛盾,煤炭是稳定的能源系统,今后要基本上“清零”,由风电和光伏替代,而风电与光伏是不稳定的。未来新能源系统“靠天吃饭”,但是天又越来越“靠不住”,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是很大的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碳达峰时间比较晚,但我们仍然制定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间只有30年的时间。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其他国家用60年、7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但是我们只有30年。
 
如何在保持高质量增长的前提下实现新能源企业的转型,也是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秘书长钟宏武表示:一是传统能源企业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太接受新能源。石油的应用、煤炭的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这些能源开采成本更低、品质更高、更为稳定,风电太阳能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要受天气的影响。传统能源企业自己本身做得很好,中国的煤炭发电、百万装机等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二是业务调整有难度,现在的传统能源企业体量都很大,造成了“船大不好掉头”的现象;三是来自舆情的压力,认为传统能源企业为过去时,将其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对立面。
 
在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积极有序推进,发挥国有企业带头示范作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石化规划建设百万吨绿氢示范项目,目前绿氢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石油已经与国家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发展、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强合作,并组建油气和新能源业务板块。
 
钟宏武认为传统能源企业面对这样的挑战:一是要认识到位,顺应趋势;二是要明确自己的战略计划;三是调整业务,例如中石化在积极布局,其他能源公司也应该跟上步伐。
 
 
 
在能源产业格局重构中寻找机遇
 
 
 
“双碳”目标的达成虽然仍存挑战,但是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能源产业格局的重构以及制造业的重构,也会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
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也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一方面,中国具备了新能源转型的基本条件,风电和光伏成本降得很低,产业链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风电和光伏设备比其他国家都便宜;另一方面,中央的转型政策执行力很强。”林伯强表示。
 
从政策的支持到技术的积累,中国不断向绿色发展目标迈进。在向绿水青山迈进的过程中必将会改变能源产业格局。在中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电和光伏发电等仅占16%。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因此,能源格局的重构必然是大势所趋。
 
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来说,能源产业格局的重构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煤炭、石油等产业比例的下滑,相应带来的产业遗留问题,例如资产的利用、人员的分配等,这些问题该如何有效地解决?林伯强表示,希望它们能够自我转型。
 
余淼杰分析指出,一方面,要做好政府的引导分流;另一方面,资产的重新利用分配,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过剩产能进行调整。新能源转型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人才。对于员工素质的提升,通过一般的培训和特殊的专业培训方法,比如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就属于一般培训,主要培养一种思考能力、组织能力,还有一些专业培训,比如职校高中或者在岗培训。
 
除了能源产业结构的重构,碳达峰、碳中和还将重构整个制造业,中国的所有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在这个大背景下,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将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林伯强认为,目前中国高耗能制造业比例很大,例如钢铁、水泥等都是高耗能的产业,不利于碳中和,今后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总而言之,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肯定要调整,经过调整是否有利于中国还要进一步观察。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范黎波认为,未来碳中和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后,中国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在贸易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目前,碳交易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增收新支点,在碳市场越来越活跃的情况下,碳交易将对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所有制造业带来变革,进一步重构全球制造业。林伯强认为,当碳交易成为新增收的驱动力,未来碳交易会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支撑点。
 
中国正在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稳步迈进,新百年征程上,期待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